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老六坐在我对面。他长相属于端庄的,浓眉大眼,鼻直口方。一丝不苟的五官,一笔一划在国字脸上写着“严肃”二字。“最近,我酒量越来越差。”老六认真地说。
“端庄”的老六
 
从前,老六确实好酒量。白酒我不清楚,啤酒是大绿棒子六瓶。每次吃饭,他都不许服务员把空酒瓶收走,为了计数。喝着喝着,他就去数脚下的瓶子,1 、2、3 。嗯,然后可以放心接着喝。一旦数到第6瓶,他就会说:“哦天哪,我应该醉了”。
 
有时候酒不够,大家就把自己的空酒瓶,悄悄放到老六脚边,哪怕他只喝了两瓶,俯身数着脚下,“1、2、3、4、5……”他皱了皱眉,“噢,天哪,我今天喝的太快,最多只能再喝最后一瓶了。”所以,对这种不识数的人,什么酒量下降?见鬼,我是不信的。
 
二十年前,老六热衷组织饭局,吆喝大家餐聚,年纪轻轻号称“老男人局”。虽然每天都是小脏馆儿,家常菜,加大绿棒子工业水啤,但大家喜欢参加,最主要的原因,是因为他经常在酒桌上,能很具表演性的点燃一些灵感火花,说出一些“家常话”。这些话挺逗,但想想又有些道理。这说明两点,一来他是个善于思考的人,二是老六的思想成本不算太高。
 
有一句他经常说的话,叫“人终于到齐了”。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,但在老六那里,会变得很有喜感。比如晚上组织了一个十来人的饭局,由于他不识数,有六个人落座,老六就会站起身来,端着酒杯,一脸庄严地说:“人,终于到齐了,来吧,咱们走一个。”酒杯还没放下,外头又来了一位!
 
咦?老六看着新坐下的那位,若有所思六秒。幸好他早年做过羞耻感切除手术,丝毫也不尴尬,继续站起来说“这次人终于到齐了”,当然之后还会有“这次人总算终于到齐了”、“这次人真的绝对终于到齐了”……以至于,他只要说到“人”字,大家就会齐声说“终于到齐了”。
 
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,从前的“老男人”们开始忙了起来,聚会经常锣齐鼓不齐,四、五个人的聚餐已经堪称“大局”。那天在福满园吃饭,凉菜都吃完,依然只有我和老六俩人。老六是个仪式感超强的人,“来吧”,他把盘子里的带鱼块儿摆了一长溜儿——不会是鱼头鱼尾酒的意思吧?只见他端起酒杯对我说,“人,终于到齐了!”话里有点伤感。
六必黑
 
现在的老男人局,确实有些日暮途穷的意思……我刚起了话头儿,就被老六打断:“瞧您,又把自己当人了。”这是老六喜欢说的另一句家常话儿,为的是提醒对方,这个世界自己不停运转,而生活在这里的我们,其实早已经卑微到了尘埃里。
 
我常被老六这句话怼得哑口无言,因为它戳中了我的痛点。谋生不易,如履薄冰,什么声名、才华,更多的时候,不妨把它理解成自己运气好一点罢了。因此应该时刻警醒,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儿,这世界可以轻贱的,貌似只有自己。平时每有志得意满的苗头,我都会想起老六这句话,它甚至有些禅意。所以也难怪有人愿意,把老六饭桌上碎嘴唠叨的家常话奉为所谓“金句”。
 
老六类似的家常话有很多,比如说,你表扬老六书做得不错,他会回答“不过是一片浮云”。你夸老六长的体面,他会说“这不重要”。你赞叹老六既睿智又英俊,他会说“此话倒也有理”。总之只要是褒奖他的,他都会扭捏地表示同意,还显得云淡风轻。但万一遇到反对意见,他的表达同样委婉,轻者会说“我不得不说两句”,表明自己不卑不亢的态度。严重时则是“让我们说点儿美好的事情吧”,既不驳对方的面子,同时又可以彰显自己宅心仁厚,不忍心去辩驳。
 
不过,老六话术的核心在于,他能把温婉娇羞、指向含混的文字,用坚定铿锵、毋庸置疑且十分悲壮的语气说出来。相信熟悉老六的人,都无数次听到过那些句子,也会赞同我的总结。但老六可不愿意别人看穿他,他会说“让我们说点儿美好的事儿吧”。
 
老六一脸美好:“最近,我开始对美食感兴趣了。”我立刻警觉起来,他不是要跨界做美食家吧?要知道,很多成功人士,各行各业都有……在事业无法精进或是开始下坡的时候,摇身一变,就成了美食家。吃,谁不会啊?
 
“你表担心,尽管美食没有什么门槛,但我并不打算抢你饭碗。”老六一脸不屑,“只是呢,我开始懂得欣赏精细的食物,甚至,大家都开始让我点菜了”。听了这话我有点吃惊。要知道,相识十几年,老六吃饭最大的特点是不挑嘴,翻开菜单,每页永远只点第六道菜,这是“闭着眼睛点”的广告原型啊。不过我清楚老六特地指出自己变化的原因,这说来话长。
 
几年前老六说,《读库》做了快十年,感觉需要补充一下自己,他准备去进修一个表演专业的学位。大家听了哈哈大笑,“哟!您又把自己当人了”。
 
老六要学的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学位,据说是继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之后,第三大表演体系,官称叫“EMBA表演体系”。什么长江、中欧、五道口,都有开设。据早就修完课程拿到学位的刘春老师说,接受培训后,人在精神面貌上,会有很大的变化。“主要体现在三点,”春春说话永远条理清晰,所以江湖人称刘三点,“首先有了掌握世界运转规律的自信,其次是具备上达天听的信息渠道,第三是气质上有突如其来的中产阶级品味”。
 
不知道是不是奔着这个目标,老六义无反顾地去了某商学院,并且如愿地毕了业。但悲催的是,学成归来的他,既没有满口“顶层设计”、“赛道”、“红利期”,也没有和金融大佬推杯换盏,脸上也没贴EMBA的水印,甚至六进制不识数的毛病都没有改观。大家都很体贴地问,你上的商学院,不会是假的吧?
 
为此,老六十分沮丧,他需要证明自己。刚刚说到“懂得欣赏精细食物”,潜台词实际是,我现在吃的很少,很精,而且不便宜。急于展现自己生活方式的变化,这是布努埃尔电影里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。
 
我当然相信老六说的事儿都是真的,但同时认为这不是他进修表演的结果。作为老男人局局长,老六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,但已然年过半百。也就是说,他现在是一个很标准的中年人了。中年人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行事规则和饮食规范,和年轻时的粗放、狂野有明显的不同。
六必黑
 
人的一生非常有意思。从自然属性来说,人30多岁开始,味觉、嗅觉等感知器官,便开始进入不断退化的过程。同时退化的,还有我们的消化系统,这很无情。但从社会属性来看,年轻的我们又没有掌握足够的财富。
 
这就造成一个悖论,年轻时充满对食物的渴望,却没钱去享受;等有了钱,肠胃却又变得不争气了。就像歌词里的桂林,你想去但没钱,你有钱了,却又没了时间。
 
年轻多好!我们不断寻找那些口腔的刺激,热衷打卡,爆辣、尖酸等等来者不拒,这是一众网红食物横扫全国的原因。我们食欲旺盛,好奇心强,从来不会把油脂类、下水类美味从食单中删除,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运动量和强健的消化能力。
 
而功成名就的中年人,终于实现了松露鱼子酱自由,却也永远失去了肥肠大腰子自由。他们正襟危坐,挑剔环境和服务,并且鄙视“不健康食物”的同时,又间或想起烟雾弥漫、火星乱窜的露天烤串,人手一把肉串,喝着工业啤酒,聊着维特根斯坦的岁月。
 
所以,食物是有年龄分层的。中年人可以拥有精致,但不能拥有全部。有些食物,是独属于青年的。金钱不能买到一切,而且钱赚得到,但是青春终将不再。这话,马云和刘春都说过。
 
当我跟老六掰扯清楚以上,证明商学院表演系并没给他带来气质上的变化时。老六说:“此话倒也有理,你把刚才说的内容,和我做一个对谈得了。”他计划和我一起聊聊老男人那些事,比如王三表避居清迈只是为了爱情?牟森作为话剧导演为什么去教美院?土摩托择偶标准有多奇葩?为什么说今年七月全勇先会真的红起来……
 
春节前我和他聊了六期,稻来纪录片工作室和六格拉底公众号,在春节期间放出了。不过由于老六是超级跑题大王,录制的内容有些零散,各位可以在下面的链接里收听。
 
但老六阐述自己录制音频的动机,还是让我有些吃惊。“当下的出版业,尤其是纸已经是红海了,而且内卷化严重,所以《读库》,要新增加一个多媒体部门……”
 
哦,天哪!他上商学院这事儿,怎么有点儿像真的了?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晓卿

陈晓卿

31篇文章 17小时前更新

纪录片导演,美食作家陈晓卿。个人微信公号:人老猪黄(ID:chen_xq2016)。

文章